徐州市加快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

产品碳足迹,是指沿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的开采、制造、运输、分销、使用到最终废弃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是指对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确认,发放认证证书,最终以标识的形式展示在产品或其包装上。

在徐州,从农产品到工业品,不少产品的碳排放已经“有迹可循”。

“碳足迹”越走越清晰

在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颗粒硅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每生产出1千克颗粒硅,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呢?中能硅业在2021年6月获得中国首张颗粒硅碳足迹认证证书的基础上,又领到由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颁发的《GCL颗粒硅产品碳足迹证书》。如今该企业的碳足迹值与4年前相比,实现42%的断崖式下降,颗粒硅的技术优势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绿色动能。

汉斯半导体(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产品具有“工业之芯”和电力电子行业“CPU”之称。产品成功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推动企业在芯片、模块和集成系统智能制造领域进一步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加快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产品碳标识认证不止于工业品,在农产品领域,拥有“绿色身份证”的产品正越来越多。今年初,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经过认真核查小麦种子在原材料获取及加工、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运输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量,形成了客观详细的产品碳足迹报告,向江苏省徐州大华种业有限公司颁发了《温室气体核查声明》证书和《产品碳足迹核查陈述》证书,有效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需求。徐州市七分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在瓜果蔬菜种植及销售方面,通过了碳足迹标识认证。

“碳足迹管理”激活绿色竞争力

产品碳标识认证恰如一把转型“标尺”,让看不见的碳排放被看见,让低碳、绿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江苏上菱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高端冰箱、冷柜等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在企业的智能冰箱装配线上,每18秒就下线1台成品冰箱。企业在获碳足迹标识认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电力废旧线缆的运输、拆解以及线缆中可回收物的运输会产生多少碳排放,如今有了参考依据。第三方认证机构今年初对国网徐州供电公司1吨废旧线缆拆解过程的碳排放进行监测,最终统计出每功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并出具了碳足迹核查声明。经认定,这1吨线缆的每功能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为148.3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这是国家电网系统首张电工装备拆解回收碳足迹证书。

“电力废旧线缆中含有大量的铜、铝、铁等金属,如果将其回收利用,不仅节省资金,也能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同时,我们也希望掌握废旧线缆拆解回收利用全过程的碳排放情况,以优化拆解、运输流程,为未来的碳交易提供基础。”徐州新电高科电气有限公司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主任韩洪豆表示。

企业的碳足迹核算将越来越方便,减碳更有的放矢,而因此搭建的数据,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继去年我市牵头制定江苏工程机械碳足迹核算规则及团体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又有11家单位参与印染面料、新能源汽车、铝型材、乳制品、化学农药、水泥和金属结构等领域的江苏省碳标识认证标准和规则制定工作,助力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让“绿色生产力”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