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崛起的新兴力量,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
近日,记者从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上获悉,徐州市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达16.3万人。
如何更好服务这一群体,让他们在风雨兼程中感受城市温度?近年来,徐州以“党建引领、服务先行、治理共融”为核心,多措并举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为其提供全方位保障,增强归属感与幸福感。
徐州出台了《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新10条》,聚焦解决助学、体检、保险等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内在需求问题。同时,徐州成立外卖配送、交通运输、网络直播等4个行业党委,构建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行业部门指导、成员单位参与、属地党组织兜底管理的党建工作格局,实现新就业群体需求与政府、社会资源精准匹配,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
徐州统筹多方资源力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开放主城区30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全市836个“彭城驿站”,大力推进友好社区、友好商圈以及友好医院建设,打造98个此类友好场所……一系列有效举措,不仅让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温暖与包容,也是徐州着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的生动注脚。
从政策保障到软性服务,徐州为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搭建温暖港湾。未来,徐州将进一步深化“党建+服务”模式,拓展友好商圈、友好街区覆盖范围,让新就业群体真正融入城市脉搏,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能。